欢迎光临深圳市兴飞博电子有限公司官网 收藏本站| 代理品牌|
全国统一热线
13066983149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杰华特,思瑞浦都是华为车BU实力供应商

杰华特,思瑞浦都是华为车BU实力供应商

文章出处: 人气:发表时间:2024-04-29 22:00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下简称“车BU”)继去年“走向独立”后首次亮相,发布了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带来了全新升级的“乾崑ADS”、“乾崑车控”、“乾崑车云”等解决方案,并宣布新一代鸿蒙座舱再次进化。“乾崑,喻义向上捅破天引领产业,向下扎到根,掌握硬核技术。”发布会现场,首次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身份亮相的靳玉志表示,“乾崑”与“鸿蒙座舱”一同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两大核心品牌,旨在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引领全球汽车第二个百年变革。“目前谁是智能汽车时代的iPhone4,也许没有定论,可能是‘遥遥领先’,也可能是特斯拉。但我相信,智能汽车的iPhone4一定诞生在中国。”有汽车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2—3年,2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是各车企发力和互卷的方向,也是智能汽车“千元机”的价位段。发布会最后,靳玉志官宣了乾崑品牌的首批七家合作伙伴。其中,东风旗下的岚图和猛士品牌采用乾崑智驾的车型将在年内上市,此外还有长安旗下的深蓝和阿维塔、广汽传祺、北汽的极狐和享界、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江淮旗下新品牌,总共有十款战略车型上市。不过在业内看来,这七家合作伙伴只是乾崑品牌宏伟蓝图的开篇。“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我们希望把产品赋能到各个车企。华为和许多车企签署合作定点后,有的车企不希望现在宣布,所以最终以官方发布为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副总裁迟林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为推出全栈模式、零部件模式、模组模式等多种模式,目的是便于客户选择华为的产品和技术,“无论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还是海外品牌,华为均提供高质量、价格优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我们的追求。”沟通会现场,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李文广打趣道,“迟(林春)总接的单超出我们的研发能力,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研发资源去接那么多的活了”。“目前智驾在汽车的成本占比逐步上升,15万元和25万元车型的智驾配置是不一样的,成本低了很多东西做不了。我们想把数据、算法等各种能力打造好,聚焦高速、泊车等更多场景,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智驾带来的科技进步。”李文广认为,对于智能驾驶,华为的理念是希望打造生产力型而非成本型的智驾,即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越用越好,同时会开发和完善更多的功能和特性。华为车BU盈利在望?事实上,自从2019年华为强势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汽车行业便普遍认为,华为能够在跨界融合中为汽车产业赋能,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2021年5月,余承东任车BU CEO,直接管理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并开启了智选合作模式。华为虽多次强调不造车,但华为对汽车产业链的触角已经从头扩展到尾,并且希望占据行业的主导权。多家与华为深度合作车企的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形容道:“华为是一个强势的合作伙伴”。“华为车BU始终是国内行业中的一面大旗,它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始终被行业所关注。华为仍秉承任正非所确定的不直接造车原则,但要给连续多年持续投入巨资所形成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一个商业名份与资本出口。”有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另一方面,若无更多的车企选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就很难在若干年内收回项目的巨额投资。而且任何技术解决方案都会随着时间延后而技术先进性边际效应递减,随时可能有别家推出更先进的技术方案。因此拆分车BU于华为而言既可以减轻财务负担,也可以与整车厂打消芥蒂,同时华为继续掌握研发技术和智选车业务,也能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华为车BU在加速走向独立。今年1月,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由华为全资持股。3月,深圳引望在上海、杭州、东莞、南京、苏州等地也成立子公司。有分析指出,深圳引望或将装载华为车BU技术和资源,后续将成为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过去几年,车BU每年亏100亿,后来亏80亿,去年亏了60亿。由于与合作伙伴打造的中高端车型的大卖,今年能实现车BU业务扭亏为盈的目标。”余承东在3月中旬的一场论坛上透露,华为智选车业务今年前三月已扭亏为盈,车BU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预计从4月开始应该能实现扭亏为盈,形成良性正向发展。
此文关键字:杰华特代理,思瑞浦代理,兴飞博
首页 |产品中心|代理品牌|合作伙伴|产品应用|新闻资讯|常见问题|关于我们|联系我们